第二节 佛教的教义和果位
一、构成佛教的三大要素
三大要素:佛、法、僧。
第一、教主—释迦牟尼;
第二、教理—即四谛说、八正道、十二因缘说、业报轮回说等;
第三、教徒—比丘、比丘尼、沙弥、沙弥尼、优婆塞、优婆夷、式叉摩那等,或“四众弟子”、“出家四众”、“出家五众”、“七众”等之称。
二、佛教的基本教义
(一)四谛
“四谛”就是佛教中的四条真理,即苦谛、集谛、灭谛和道谛。由于这四条是神圣的真理,所以“四谛”又称为“四圣谛”。
1.苦谛:所谓苦谛,就是认为社会人生等一切本性皆苦,并以此判断为真理。人生有:“三苦”“八苦”等苦。
2.集谛 :是说明造成世间人生痛苦的原因。认为世间人生痛苦的根源在于由“无明”(愚昧无知,不明佛理)和“渴爱”所引起的各种贪欲,即佛教通常所说的“业”与“惑”,依业受报便会有生死轮回之苦。佛教认为,一切的苦是“三业”(身业~行动;语业~言语;意业~思想活动)、“两惑”(见惑~一切妄见;思惑~贪、瞋、痴等妄情)所造成的。
3.灭谛:指灭尽世俗诸苦得以产生的一切原因,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,证入无苦的涅槃境界。
4.道谛 :消灭痛苦通向涅槃的全部修习方法和途径就叫做“道谛”。“道”是“通”的意思。佛教告诉人们达到涅槃境界的方法和途径就是八正道。
(二)八正道
八正道又称“贤圣八道”、“八圣道”,是八种解脱诸苦断绝轮回、达到涅槃境界的途径和方法。这八种方法是正见、正志(正思维)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正定。
这些解脱途径和方法后来又被归纳为戒、定、慧“三学”。戒学、定学、慧学,从身、口、意三个方面规范佛教徒的日常行为和思想活动,是学佛者必须修持的。
①正见。正确的见解,亦即坚持佛教四圣谛的真理;
②正思维。又称正志,即根据四圣谛的真理进行思维、分别;
③正语。正确的话语,说话应该诚实可靠,不说妄语、绮语、恶口、两舌等违背佛陀教导的话;
④正业。正确的行为,不作杀生、偷盗、邪淫等恶行;
⑤正命。过符合佛陀教导的正当生活;
⑥正精进。努力离恶向善,即精进修道;
⑦正念。忆念正法,于修道中不忘失所修的法,心念时时明了不忘失;
⑧正定。心一境性,不向外驰散。止(三摩地):即入定,心一境性,并非不起念,而是心念保持在单一之定境中。观(毗婆舍那):于定中起智慧,用佛法观察实相。
修“止”能暂伏烦恼,但不能除去烦恼;修“观”则能除去所对治的烦恼。
三无漏学:戒:正思维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;定:正勤、正念、正定;慧:正见。
(三)十二因缘
十二因缘亦称十二缘生、十二缘起。它是苦、集二谛的延伸,其主要内容是分析苦因和论述三世轮回之理。
它把人生分为彼此互为条件和因果联系的十二个环节,由十二个概念构成一个前后相继的因果链条,故称十二因缘。包括无明(痴)、行、识、名色、六入、触、受、爱、取、有、生、老死十二部分。
(1)无明:就是不明,乃一切烦恼的总称。于缘起性空无所明了,因而妄生一切执著,此谓“无明”;
(2)行:造作义,指一切行为,即依无明所造的善恶业;
(3)识:业识,此识随业受报,为过去业力所驱,挟持所造善恶种子而来投胎;
(4)名色:名指心识,色指形体。由于一念爱染投入母体为名,成胎后为色。所谓心物和合而成胎,胎相初成叫做“名色”。
(5)六入:即“六根”。在母胎十个月的中间,由名色渐渐成长到六根完备,于出胎后对六尘境有互相涉入的作用,故名“六入”;
(6)触:即接触。根、尘和合而成触。指出胎后六根与一切外境之接触;
(7)受:即领受。根境相对于违顺二种境界上,生起苦乐二种感觉谓之“受”,此即为对境所起的一种情绪;
(8)爱:即贪爱。对于五尘欲境,心生贪著,此即为对境所起的一种贪染心;
(9)取:即妄取,追取。遇喜欢之乐境则念念贪求,必尽心竭力以求得之而后已,遇所憎之苦境则念念厌离,必千方百计以图舍之而后已,此即为爱染欲境的一种趋求。
(10)有:即业。即有因有果,由前际因(爱取),生后际果(生老死),业力牵引,因果不亡,遂演成三界轮回的事实来。此为所作业力感报的一种规定;
(11)生:即受生。以现在所作之业为因,依因感果,必招来世受生,此即为未来受报的一种活动;
(12)老死:即老耄和死亡。诸根衰败叫做老,身坏命终谓之死。有生就不能不死,四大和合的身躯自然从少到老,无常转变必至于死,此即为未来受报的一种结果。
(四)业报轮回
“十二因缘说”同“因果报应”、“生死轮回”、“三世说”相结合,用以解释人生的各种现象。当十二因缘与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世的轮回说联系在一起,就构成了三世两重因果业报轮回
(五)三法印
“三法印”是对佛教基本教义的一种概括。“三”是数目,“法”是使学者、闻者能了悟而得到解脱的道理;“印”有印信、印证之意。三法印即三种印证是否真正佛法的标准或标记。凡符合这三条者,为真正佛法,反之则为外道。其具体内容是诸行无常,诸法无我,涅槃寂静。
三、佛教果位
(一)佛
佛是梵文的音译“佛陀”的简称。在梵文中的意义为“觉者”、“智者”“觉悟”。指既能自觉,又能他觉,同时又是觉行圆满者,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。凡夫以上三觉(自觉、觉他、觉行圆满)皆缺;声闻(闻听佛陀言教而觉悟者)和缘觉(因前世修行的因缘或观十二因缘之理自行觉悟者)缺后两项;菩萨缺最后一项,唯有佛才三项皆全。
过去七佛 即毗婆尸佛、尸弃佛、毗舍婆佛、拘楼孙佛、拘那舍佛、迦叶佛和释迦牟尼佛。
三世佛 横三世佛;竖三世佛。
三身佛 三身,即法身、报身、应身三种佛身,又叫自性身、受用身、变化身。法身佛就是毗卢遮那佛。报身佛是卢舍那佛 。应身佛是释迦牟尼佛,又称化身佛、应化身 。
五方佛 密教教义中有“五佛五智”或“五智五身”之说,认为大日如来具有五种智慧,为教化众生化为五方佛:中央毗卢遮那佛,即大日如来,代表法界体性慧;东方香积世界的阿閦佛,代表大圆镜智(金刚智);南方欢喜世界的宝生佛,代表平等性智(灌顶智);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,代表妙观察智(莲华智);北方莲花世界的不空成就佛,代表成所作智。
欢喜佛 欢喜佛是佛教密宗的本尊神,即佛教中的“欲天”、“爱神”,多作男女二人裸身相抱之形。多供奉于印度和中国藏族地区、蒙古族地区等佛教寺院里。
(二)菩萨
菩萨是“菩提萨埵”之略称。菩提萨埵,意译为:道众生、觉有情、大觉有情、道心众生。意即求道求大觉之人、求道之大心人。菩提,觉、智、道之意;萨埵,众生、有情之意。与声闻、缘觉合称三乘。即指以智上求无上菩提,以悲下化众生,修诸波罗密行,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。
文殊菩萨 文殊是梵文音译“文殊师利”的简称,意译为“妙德”、“妙吉祥”。文殊菩萨专司智慧,表示“大智”,人称大智文殊菩萨 。
普贤菩萨 普贤是梵文“三曼多跋陀罗”的意译,也译作“遍吉”。“普”是普遍之意,处处之意,即遍一切处;贤,乃是最妙善之一。据说普贤有延命之德,曾发过十种广大行愿,要帮助佛弘法传教。普贤的这种行愿,遍一切之处,统一妙善,备具众德。在四大菩萨中,普贤专司“理德”、“行德”,表示“大行”,以此名为“大行菩萨”。
观音菩萨 观音菩萨是观世音菩萨的简称,也是梵文的音译。观音因能普遍观察世界一切声音,故又称“光世音”、“观自在”、“观世自在”。在唐代为避李世民的讳,所以简称为“观音”。
地藏菩萨 “地藏”是梵文的音译。“地”,是大地,“藏”,是储藏、存有之意。地藏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,他与观音菩萨有明确的分工。如果说观世音主要救渡世界众生,那么地藏主要是救治地狱中的“罪鬼”;他们一个在阳间,一个在阴间。“地藏”原意就是如同大地一样,含藏着无数善根种子。
五大明王、八大明王 按密宗理论,五方佛(自性轮身)可显化为五菩萨(正法身),而五菩萨又可显化为忿怒威猛的五明王(教令轮身),所以有五明王之说,即不动明王(大日如来化身)、降三世明王(阿閦佛化身)、军荼利明王(宝生佛化身)、大威德明王(阿弥陀佛化身)、和金刚夜叉明王(不空成就佛化身)。
(三)罗汉
罗汉者皆身心六根清净,无明烦恼已断(杀贼)。已了脱生死,证入涅槃(无生)。堪受诸人天尊敬供养(应供)。于寿命未尽前,仍住世间梵行少欲,戒德清净,随缘教化度众。是上座部佛教中佛弟子修行所能达到的最高果位。
十大罗汉 智慧第一的舍利弗,神通第一的目犍连,天眼第一的阿那律,多闻第一的阿难,密行第一的罗睺罗,头陀第一的摩诃迦叶,议论第一的迦旃延,布教第一的富楼那,持戒第一的优波离,解空第一的须菩提。
四大罗汉 佛涅槃时指派大迦叶比丘、君屠钵叹比丘、宾头卢比丘、罗云比丘“住世不涅槃,流通我法”,即住世间弘扬佛法。这是最早住世的四大罗汉。
十六罗汉、十八罗汉 第一尊者宾度罗跋啰惰阇(骑鹿罗汉);第二尊者迦诺迦伐蹉(喜庆罗汉);第三尊者迦诺迦跋厘惰阇(举钵罗汉);第四尊者苏频陀(托钵罗汉);第五尊者诺距罗(静座罗汉);第六尊者跋陀罗(过江罗汉);第七尊者迦理迦(骑象罗汉);第八尊者伐阇罗弗多罗(笑狮罗汉);第九尊者戍博迦(开心罗汉);第十尊者半托迦(探手罗汉);第十一尊者罗睺罗(沉思罗汉);第十二尊者那伽犀那(挖耳罗汉);第十三尊者因揭陀(布袋罗汉);第十四尊者伐那婆斯(芭蕉罗汉);第十五尊者阿氏多(长眉罗汉);第十六尊者注荼半托迦(看门罗汉)。
在十六罗汉的基础上加上两个——庆友罗汉(降龙罗汉)和宾头卢(伏虎罗汉),成为十八罗汉。
五百罗汉 指释迦佛去世后参加第一次经结集的五百比丘,以大迦叶和阿难首。
(四)护法天神
护法天神是护卫佛法的神明,具有维护佛法和世间众生的功用。
韦驮 又名韦驮天,本是婆罗门的天神,是南方增长天王的八大神将之一。在中国寺院通常将之安置在天王殿弥勒菩萨之后,面对着释迦牟尼佛像。传说佛涅槃时,有一捷疾鬼盗取佛牙一双,时韦驮天急追取还,故为护法神将,世称韦驮菩萨,形像一般是童子面,身披甲冑,手持金刚杵。
四大天王 又称护世四天王,是佛教的护法天神,俗称“四大金刚”。四大天王为二十诸天中的四位天神,位于第一重天,第一重天又叫四天王天。根据佛教经典,须弥山腹有一山,名犍陀罗山,山有四山头,各住一山各护一天下(四大部洲,即东胜神洲、南赡部洲、西牛贺洲、北俱芦洲),故又称护世四天王,是六欲天之第一。
哼哈二将 是保卫佛国的夜叉神,两位金刚力士面貌雄伟,满脸忿怒之相。头戴宝冠,上半身裸体,手执金刚杆,两脚张开。左边的力士怒颜张口,为发出“哈”的“哈将”,右边的力士则忿颜闭唇,为发出“哼”声的“哼将”。两位门神的主要区别就在这开口闭口之间。